很多新西兰家长到了孩子Year 13才开始关心大学报什么专业,但其实,高中每一年的选课都影响着将来的路怎么走,甚至直接决定你能不能申请上想读的专业。
📘 Year 9–10:打基础阶段,别小看每一门课
这两年虽然大部分课程是统一安排的,但其实已经在为之后的分流做准备。英语、数学、科学和社会研究是基础课,有些学校还会要求学习一门第二语言。
建议家长:
- 文理都要顾及,不能因为孩子数学好就忽略英语
- 语言和社会学科不要轻易放弃,之后学法律、商科、心理学等都要用到
- 如果学校允许选修科学类课程,尽量让孩子三科都接触一下,找到自己的强项。
🧪 Year 11:关键一年,决定你能不能进医科、工程、法律
这年是第一次正式选课,开始读IGCSE或NCEA Level 选课会直接影响未来大学可选的专业。
🧮 Year 12:大学方向基本定型,成绩很关键
剑桥体系的学生开始读AS课程,NCEA学生进入Level 2。这个阶段,选课不能乱换,要延续之前课程组合。
建议家长重点关注:
- 是否满足大学专业的前置学科要求
- 数学和科学成绩是否能支撑更难的课程
- 是否需要提前准备奖学金考试或国际申请材料
🎓 Year 13:最后冲刺,课程组合要对口
申请大学不仅看分数,还看你学了什么课。
常见建议组合:
- 想学医学:化学 + 生物 + 数学
- 想学工程:物理 + 数学 + 化学
- 想学商科/经济:数学 + 经济 + 英语
- 想走法律/人文:英语 + 历史 + 地理(或语言)
- 想学心理学:生物 + 数学 + 英语(最好再加一门社科)
注意:有的大学明确指出,如果你没学过某门课,入学就会直接被拒。
✅ 家长实用建议
- 越早规划越有主动权,九年级看似没什么好选的,但那年学得好不好,直接影响后续学科基础。
- 别盲目压缩课程广度,特别是孩子兴趣还不明确的时候,先保留主科,未来才有调整空间
- 不要只补数理,也要重视英文和写作,不然文理偏科,影响大学专业选择
